古川,對台灣社造界的朋友來說,絕對不會是個陌生的名字,即使連我的日文老師都沒聽過她。緣起於十年前公視「城市的遠見」系列裡的「古川町物語」,它差不多成了台灣社造界的經典教材。這部片子我不知道放給學生、社區夥伴看過多少次了,反正只要我開的社造基礎課程,第一堂課一定是先看古川町物語,這樣我就可以輕鬆混過一小時.....啊!不是啦!(怎麼不小心把心裡話講出來了呢?)應該是說,什麼叫社區營造?社區營造可以從哪裡開始做?要怎麼做?要做多久?這些最基本的「社造 Q & A」,全部都可以透過這麼一個撼動人心的「故事」獲得解答,一支影片的效果,遠勝過你準備100頁的pp外加在台上口沫橫飛地說學逗唱。但說來汗顏,放了這麼久的古川町物語當教材,我卻還不曾真正造訪過古川。於是,在信箱裡收到訊息的那一天,我想也沒想就回信去要了報名表報名了,即使半年前才剛跟學會跑了一趟日本,而且所有的照片、資料都還沒整理完。但這一趟真的太值得了,即使出國前好不容易硬凹姜醫師跟陳師傅把我「修理」地差不多,回來卻還是爆了左肩也沒有關係,收穫真的太多太多了。所以我決定趕快整理照片、趕快寫下來,至少,一定要把古川寫下來,如果讓這些感動、這些思考就這麼隨風而逝,那真是太可惜了!

【起點.瀨戶川】

說是「川」,看來卻像是條大水溝。瀨戶川原本應該是條灌溉渠道,約四百年前,為了開墾新田地,引增島城的溝水開闢而成,這條小河是由一位名叫「瀨戶屋原兵衛」的人協助完成,因此起名為「瀨戶川」。日本的聚落發展過程與台灣並無二致,曾經的農業聚落在經濟發展的高度需求下,也同樣地經歷了農業轉向工業,環境遭受污染的過程。然而由照片可以看得出來,瀨戶川與聚落之間的關係是如此地貼近,這使得人們能夠迅速地感覺並警醒到河川水質惡化對生活的影響,於是在1968年,古川町的人們開始了保護瀨戶川的行動,在清理、淨化了水質之後,為了能夠持續地維持水質,社區居民在瀨戶川裡放養了鯉魚。

拿鯉魚來做水質檢測劑?那鯉魚豈不是有點倒楣?這,大概就是日本和台灣最大的差異了吧!在台灣,鯉魚大概真的會成為無辜的「水質檢測劑」,在古川,卻因為這些鯉魚的存在,讓社區居民為了守護鯉魚,而持續不懈地守護著瀨戶川的水質。在本文的「封面照」中,可以看出瀨戶川上每隔一段都裝設了格狀的鐵柵,這個鐵柵的目的,是為了攔阻河川中的落葉、水草等廢棄物,避免這些髒亂的東西順著河流一直往下流(當然,它們也攔阻了鯉魚,避免魚統統跟著河水給沖到荒城川裡去了),而沿河岸的家戶則都具有可以清理這些廢棄物的工具,只要看到家門前的鐵柵前堆積了一些廢棄物,他們就會自動地拿出耙子來將這些東西清掉,使河川能夠一直保持乾淨的狀態。

因為有這些鯉魚,因為社區居民自己親手參與了放養與維護的過程,誰也不可能任意地去破壞這條河川的水質,你會把垃圾丟進自己每天辛苦打掃維護的地方嗎?這就是為什麼在所有的社區經營課程裡,都必須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強調「民眾參與」的重要性了。瀨戶川的鯉魚,不但沒有變成無辜的「水質檢測劑」,還肥碩地非常驚人呢!社區居民對河川水質的維護,不但養活了川裡的鯉魚,也為社區創造了美好的親水環境,乾淨的水質,甚至成為居民日常生活打掃、澆花的用水,人與水的關係,也因為水質的恢復再度被連結起來。當然,瀨戶川與瀨戶川裡的鯉魚,也成為古川的一項觀光資源了。

瀨戶川不但有乾淨的河水、肥碩的鯉魚,還有櫻花,以及沿著河岸的傳統日式建築街區「白壁土藏街」,成為古川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街區。

沿著瀨戶川設置了幾個鯉魚飼料販賣箱,讓民眾可以自由餵食鯉魚。這個販賣箱很有意思,它沒有什麼複雜的投幣機制,就只是放在那裡告訴你一份飼料50円,拿走一份,丟50円進去,最單純也最信任的交易方式。我的日文還很遜,不過與漢字拼湊著看,小牌子上的意思還不難瞭解,它是說為了鯉魚的健康著想,飼料的供給是有限的,如果售完還請見諒,這真的很有趣。我們去的時候並沒有看到裡面有飼料,不知道是單純地因為祭典期間人潮洶湧早早售完,還是這個機制出了什麼問題以至於不再持續販售了。

沿著瀨戶川的這條街,街上的水溝蓋也是鯉魚的圖樣。這幾年出國我都很愛拍水溝蓋、人孔蓋,也發現日本、歐洲大部分的城市,甚至許多鄉村聚落,都會將城市意象「降落」在這些小小的地方上面,最近台北也開始出現一些經過設計,帶有城市意象的地面指標,但距離這種「遍地皆美學」的程度還有相當的距離。這次同行的有位高雄市府的工程人員,在旅途中的心得分享時就提到工程人員很難得能夠有機會接觸這樣的文化參訪,工程部門做的參訪,大抵都是些關於工法、技術的層面。在台灣的行政架構底下大約也是如此,工程與文化大概很少能夠被擺在一起談論,但是如果我們不將工程與文化放在一起,那怎麼去談「城市美學」、去談「文化資產保存」呢?

【飛驒匠師.老規矩】

古川位於日本中部岐阜縣飛驒地區(六年前因為進行地方政府的合併,將包含古川在內的鄰近四個町整併為飛驒市,當然這個整併也造成了地方發展上的一些問題,這是後話了,但倒也是目前正在談縣市合併的台灣值得借鏡的地方,況且台灣的合併範圍與影響都較日本大得多),鄰近有二個非常出名的觀光勝地,一是長久以來即以觀光發展為目標,且已經高度觀光化的高山,另一個則是以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合掌造建築而聞名的白川。因為此區域盛產木材,也造就了飛驒地區的另一項「特產」:木匠。飛驒木匠自奈良時代起就活躍於京城,建造神社佛閣,並以其精湛的技藝贏得了「飛驒之匠」的稱號,飛驒木匠的工藝技術,也一直傳承至今。

當然,傳統工藝技術的傳承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精細的大木作要抵抗簡便的鋼筋水泥,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社區營造」,也在這個傳承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飛驒工匠的技藝,是可以完全不用任何一根釘子,以榫接的方式建造整棟建築物,也因為出色的工藝技術,形成了許多此地特有的建築元素,例如以榫接組構的「千鳥格子」,就是廣泛被應用在窗櫺、門柵等地方的一種建築元素。

此外,飛驒地區的建築物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在屋頂的椽頭與斗栱的面街面上,會塗上白漆,辨識度非常高。更特別的是,這裡的斗栱上幾乎都會有「雲飾」,以同樣的白漆刻繪出雲形的花紋,這雲飾並非只是單純的裝飾品,它還有個更深刻的意義:這是匠師的簽名。每一個匠師會有屬於自己的雲飾圖樣,在建築物上留下屬於自己的雲飾,代表這是我的作品,「巷子裡」的人,只要看一眼斗栱上的雲飾,便可以辨認出這是哪一位匠師的作品。

當然跟所有隨著世界經濟潮流發展的地方一樣,古川也曾經面臨新技術對傳統工藝文化的衝擊。前面提到過,瀨戶川也曾經在經濟的高度發展下遭受污染,如果不是因為人們的即時覺醒,下場也不用多說,台灣俯拾可見。也因為這樣的覺醒,讓古川在面臨新的衝擊時得以抱持著更加警醒的覺知,在台灣我們有太多「來不及」的例子,在人們企求「更好的生活條件」下「不知不覺」地拆掉了百年古厝,蓋起了鐵皮屋;談到修復問題時永遠是「找不到這樣的工匠了」,失業的模板工卻充斥著城市與鄉村。如果不是有著這樣警醒的覺知,或許古川也將會變成如此吧!

然而他們即時意識到飛驒工匠文化的珍貴,意識到這樣的傳統建築的溫暖與價值,於是社區與地方政府合作,提出了補助計畫,當社區居民要蓋新房子時,只要依照「老規矩」來設計、建造新屋,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請,地方政俯就會派員審查,然後依審查結果(新建物與舊街區的融入程度、「老規矩」的應用程度等等),給予不同額度的補助金額。當然,在公共建設上,也盡量採用「老規矩」。公共環境的塑造、居民意識的建構與實質的補助計畫多管齊下,大幅度地提昇了古川居民的認同感與遵循「老規矩」的意願,這不但保存了古川的街區風貌,也讓工匠技藝因為有舞台得以持續展現而傳承了下來。

路燈也有雲飾斗栱

遵循「老規矩」新建的建築,從側面可以明顯看出材質的不同,但正面仍維持了古川舊建築的立面風格。

這是另一棟依照「老規矩」興建的建築物,比上一棟的相似性更高,除了木材的顏色之外,外觀上幾乎跟古川的傳統建築沒有什麼不同。我猜這大概就是「古川町物語」影片裡面出現過的獲得最高補助,而屋主說「我們本來就很喜歡日式木造建築的溫暖,即使沒有補助我們也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蓋房子」的那一棟。

要維繫「老規矩」真的並不容易,當古川的社造工作開始有了成果,社區環境的改善、社區風貌的塑造,再加上「古川祭」的「加持」,原本寧謐的小鎮卻漸漸湧入了觀光人潮。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於是車站前出現了這麼一棟破壞「老規矩」的建築物。這是一棟外地人投資興建的旅館。過去在古川,即使不完全認同「老規矩」的社區居民,在新建建築物時,多半仍會尊重這個地方的傳統以及長期以來大家所投注的心力,在「古川町物語」裡面介紹過的「不願意修改而獲得很少補助」的民宅,在某個程度上仍然採用了一些傳統的建築語彙,只是它的大門怎麼樣就是想開在一邊 XD。然而這棟建築物卻不同,從它的身上你看不到任何一點屬於古川或飛驒地區的建築語彙。

這是火車站前的另外一棟旅館,「常茂惠」旅館。這棟旅館是古川地區的老旅館,現在的老闆從父親手中接手後,古川的觀光人潮也漸漸多了起來,於是也面臨了旅館擴建的問題。老闆本身也是社區協會的成員,長期參與社區營造的工作,因此在面臨旅館改建時,他的心中也充滿了焦慮不安,旅館究竟要蓋幾層樓?該怎麼樣做才不會破壞社區的景觀?想像的設計風格跟實際蓋出來之後會不會有很大的差異?這些都是從設計到完工的過程中,不斷盤踞在老闆心頭的焦慮。所幸完工後的成果還不錯,當然你可以一眼看出它跟古川舊建築的不同,但是「白壁土藏」的形式被轉化在這棟五層樓高的鋼筋水泥建築上,也別有一番風味。

既然常茂惠的老闆是古川觀光協會的一員,自然也是秘書長的老朋友,於是我們有幸在離開前赴常茂惠旅館享受一頓老闆親手做的精緻料理。雖然這是看似平凡的「田舍料理」,沒有大魚大肉,有的只是一些山菜豆腐,但卻是我們旅途中最美味的一餐,大概每個人都添了好幾碗飯,而且不斷聽到此起彼落的「好好吃!真的好好吃喔!」,真的,每一道菜都很好吃喔!往餐廳的途中會經過二樓的客房,剛好有幾間房間正在收拾,門是開著的,我瞄了一眼,感覺似乎很不錯呢,不過秘書長說,如果你想來參加古川祭並且住在這裡,那可得一年前就先預約(我們這次是住在高山)。

這是火車站前,位於常茂惠旅館跟破壞老規矩的那棟外來旅館中間的另一棟三層樓建築,這棟就更具象地應用了古川傳統建築的形式語彙,例如白色的屋椽、格子窗等。不過它看起來還是怪怪的,除了建築元素的運用上沒有那麼細緻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傳統的日式建築不是從山牆面開口的啊 。所以常茂惠看起來也會怪怪的

從常茂惠旅館改建的掙扎,以及破壞「老規矩」大喇喇「降落」在車站前的スペランツァ旅館(其實我沒記它的名字,從地圖上找來的,哈)來看,「在地性」的重要不言可諭。據說網路世界是很可怕的,所以我們不能亂說話,免得那天被幹掉了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不過我想「巷子裡」的人也都知道,台灣不乏被有顏色的「外地人」入侵,導致當地居民只能忍受觀光發展所帶來的負面效益,卻完全無法從中獲益的「觀光勝地」。社區營造的重要性也就在這裡,如果古川不是經過了那麼長一段時間的社區營造,又怎麼能夠在觀光「入侵」後,持續維持這樣的風貌,朝著自己的發展腳步前進呢?(然而古川目前也面臨了整併後新市府所期待的觀光發展路線,與社區所期待的「由自身做起」路線的落差,這也是整併後地方發展的一大問題)

【古川街道散步】

這據說是古川的「第一棟」,所謂的「第一棟」,是指這是古川第一棟「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案例,社區與地方政府合作,將一棟廢棄的老舊建築物重新再利用。但坦白說,我不確定是不是這一棟,影片裡面介紹的案例是拿來當作喫茶館(咖啡廳、輕食等等),並且提供在地人工作機會,目前這棟房子是做為禮品販售處,當然十年的發展會產生很多不同,比方說古川現在其實也不需要公營的咖啡館了,但我也懶得再看一次片子來證實了(沒時間了啦!寫這篇就寫好久了,怎麼都寫不完啊?這只是第一篇耶!這樣古川系列要寫到什麼時候才寫得完呢?)。

這三張圖,是一個地下道,為了學童上下學的安全,在車流量最大的路口做了一個地下道,地下道二側的出入口皆是以古川的傳統建築形式建造(其中一個出入口還是公廁),所以如果你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的。中間的那張組合圖,上面六個圖案是在地下道二側牆壁上的壁畫,下面的則是在地下道出入口地上及牆上的十二地支方位圖。把這些拍起來是因為我覺得他們在圖像轉化這件事情上實在是相當的厲害,上面的那六個圖分別是起太鼓、鯉魚、瀨戶川與白壁土藏、水仙花(?)、屋台及雪蠟燭,都是古川的特色,他們可以用很簡單的線條與色塊,創作出容易辨識,卻又並非完全具象如照片,而且還挺好看的圖案,真是厲害啊!

古川的釀酒廠,古川有二家釀酒廠,這家叫做「蓬萊」,據說酒很好喝,但是因為我不喝酒,所以酒好不好喝我就不知道了。上面那個圓圓的叫做「酒林」,日本的酒造都會有這個東西,它是用杉木的葉子紮成球狀的,它不是本來就這個顏色的喔!它是用新鮮杉葉做成的,所以本來是綠色的,放著放著就會變成棕色,如果酒造前面掛起了綠色的新酒林,那就表示今年的新酒出爐了喔!古川的二家酒造都被登記為國家有形文化財。

這是蓬萊酒廠對面的販售處,其實我搞不太清楚他們的關係,據說是經銷商,好像大部分人還是直接跑到酒造裡面去買酒。我覺得這個亂糟糟....啊,不是,是「繽紛亮麗」的櫥窗,在一片深棕色的日式建築立面裡顯得好有趣啊!



祭典期間的古川街道,在幾個重要路口豎起大旗(如上面那張照片),街道上到處都是燈籠,這些燈籠分屬於九個不同的台組(這在祭典篇裡會再介紹),這些燈籠裡面都還是蠟燭喔,晚上點起來時很漂亮呢!

街角空出的空地,做成一個小公園,讓人們可以停留休息。在歐洲、日本,都可以見到很多這樣的街角公園,在台灣卻很難,一個街角如果蓋一棟房子可以賣多少錢呢?房子的一樓做個店面,又可以賺多少錢呢?為什麼要拿來做公園?太浪費了!但是一個可以提供休憩的空間,可以為週邊的店家帶來多少收益,又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品質帶來多少無法計算的價值呢?

很有趣的標示,而且還畫得很像日式的城寨建築呢!

這應該是本光寺,古川三寺之一。寺廟建築也是會在椽頭跟斗栱漆上白漆。

每年的一月十五日為追思淨土真宗的開祖親鸞聖人的恩惠,人們參拜圓光寺、真宗寺和本光寺三個寺廟。街道並排著高度超過二公尺的巨大雪蠟燭,瀨戶川也因此被照亮,讓古川的冬天更增加了夢幻色彩。在明治和大正時代,去製絲廠工作的姑娘們會在十二月下旬回家,藉著參拜三寺來結緣。--以上抄錄自飛驒古川觀光介紹繁體中文版

(對,有繁中版,因為秘書長小抗議了一下怎麼只有簡中版,古川人們就「大徹大悟」,唉呀!竟然忘了友好的台灣同胞,於是趕快製作了繁中版,還特地拿到台北來請秘書長過目呢!於是這次我們去就有繁中版可拿了,據說是位到古川實習的台灣研究生幫忙做的)



跨越荒城川的橋,這橋很醜,沒啥好說的,但是橋頭上那二個可是太鼓喔!在古川你可以看到古川的各個重點特色不斷地被以各種形式再現在聚落的各個角落裡,於是散步古川町,你就會很清楚自己是在古川町,絕不會是在任何一個其他的地方。



雖然荒城川的橋很醜,但是旁邊的櫻花步道還是相當美的。我們的運氣還算不錯,雖然四月中下旬才到日本,但中部地區還是櫻花盛開,追著文化資產跑的同時,也順便來了一趟賞櫻之旅,只是沒有閒情逸緻像小丸子一樣帶著野餐盒坐在櫻花樹底下等著花瓣飄落罷了。

最後一張,應該是第一張,古川車站。我們來回搭了二趟火車,第一趟是第一天晚上,看完起太鼓後搭火車回高山,第二趟是第二天早上,不想等遊覽車,匆匆嗑掉早餐,趕搭唯一一班7:39分的火車從高山到古川(前一班五點多,後一班九點多,昏倒)。我的感想是:為什麼火車站不照老規矩來呢?如果火車站的站體也是古川的傳統建築樣式,那不是更好嗎?

(呴~光這篇就寫好久,寫到肩膀又快要痛起來了,這才只是第一篇而已啊!到底要多久才寫得完古川系列呢???)

 

系列文章:
【日本】古川町物語(一)--散步古川町
【日本】古川町物語(二)--地方文化的再現
【日本】古川町物語(三)--飛驒古川祭之起太鼓
【日本】古川町物語(四)--飛驒古川祭之其他

andowei / Xuite日誌 / 回應(3) / 引用(0)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